永磁旋振治療儀聯(lián)合中藥直腸滴入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癥療效分析
侯愛貞 ,王利平
(河南省開封市中醫(yī)院婦科,開封 475000)
【摘要】 目的 探討物理療法配合中藥外治對輸卵管性不孕癥的臨床療效。
方法 收集2012 年11 月至2014 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336例,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。治療組給予我院制劑室自創(chuàng)中藥方劑 “通管Ⅱ 號方”直腸滴入聯(lián)合永磁旋振治療儀治療;對照組單純給予“通管Ⅱ 號方”直腸滴入治療。治療結束6 個月后隨訪,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情況、癥狀體征改善情況。
結果 治療組臨床妊娠率(38.2%)顯著高于對照組(14.7%),治療組妊娠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,異位妊娠率(0%)則顯著低于對照組(5.9%)(P 均<0.05)。治療組總有效率(83.6%)顯著高于對照組(63.0%)(P<0.05)。
結論 中醫(yī)方法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有一定療效,聯(lián)合永磁旋振治療儀治療時其治療效果更優(yōu)于單純的中藥方劑直腸滴入,但其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討論。
【關鍵詞】 輸卵管性不孕; 永磁旋振治療儀; 中藥; 直腸滴入
輸卵管性不孕是指因輸卵管阻塞不通、通而不暢或功能障礙引起的女性不孕癥,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主要癥狀之一。其臨床表現(xiàn)為輸卵管不同程度增粗、肥大、炎性滲出、積水、管腔狹窄、粘連,甚至阻塞不通;或輸卵管扭曲、上舉和活動受限等,導致輸卵管不能正常拾卵,精子和卵母細胞不能正常結合和運送,或受精卵不能正?;剡\至子宮,發(fā)生不孕或發(fā)生宮外妊娠。該病癥屬中醫(yī)學中“無子”、“斷緒”、“不孕癥”等范疇[1]。近年來,我國不孕癥發(fā)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,有研究報道輸卵管性不孕在女性不 孕 中 居 于 首 位,約 占 女 性 不 孕 的 40% ~60%[2-3]。目前,對輸卵管性不孕的治療,現(xiàn)代醫(yī)學主要采用宮腹腔鏡聯(lián)合術方法,這種方法近年來發(fā)展較快,在大醫(yī)院或??漆t(yī)院中應用較多,具有一定的優(yōu)勢[4]。但此類方法畢竟屬于有創(chuàng)治療,且治療費用較高,目前還無法被更多患者接受。中醫(yī)學作為我國經典的傳統(tǒng)醫(yī)學,其對疾病的干預一般分為內服中藥和外治兩種不同方法。中醫(yī)方法在不孕癥的治療上有其獨到之處,近年來亦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,在一些中醫(yī)醫(yī)院和專科醫(yī)院中多有采用,中醫(yī)治療手段相對溫和,患者也易于接受,故也有一定優(yōu)勢[5]。我科多年來采用本院制劑室自創(chuàng)的純中藥處方“通管Ⅱ號方”直腸滴入治療輸卵管性不孕,并取得一定療效。物理療法治療輸卵管性不孕,以不育癥治療機和永磁旋振治療儀為代表,二者的治療原理均是采用磁場、磁振波、機械波等的物理效應,改 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和免疫功能,消炎并消除粘連,以恢 復輸卵管功能。這種有別于手術和藥物治療之外的創(chuàng)新療法,是輸卵管性不孕癥治療方法的有益補充。本研究采用永磁旋振治療儀聯(lián)合“通管Ⅱ號方”直腸滴入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癥336例,取得較好療效,現(xiàn)報道如下。
資料與方法
一、研究對象與分組
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婦科門診就診或住院治療的輸卵管性不孕癥患者,共336例。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:治療組 220例,年齡22~41歲,病史1~4年;對照組116例,年齡21~42歲,病史1~4年。納入標準[6-7]:(1)有盆腔炎病史或異位妊娠史,不孕1年以上;(2)雙合診檢查附件區(qū)有增粗增厚、變硬、觸痛,或觸及囊性腫物,或 B 超檢查有盆腔積液等;(3)子宮輸卵管造影顯示:子宮腔形態(tài)、大小正常;雙側輸卵管通暢欠佳(通而不暢)或粘連(包括雙 側輸卵管傘端部分梗阻;或者一側輸卵管傘端部分梗阻,另一側輸卵管上舉;或者一側輸卵管近端梗 阻,另一側輸卵管傘端部分梗阻或上舉;或者雙側輸 卵管迂曲、扭曲、周圍粘連等)。排除標準:(1)輸卵管炎急性發(fā)作期,伴有明顯發(fā)熱、血象增高者;(2)雙側輸卵管同時近端梗阻;(3)合并有嚴重內科疾病、出血性疾病、低血壓或活動性結核等;(4)其他導致女性不孕的因素,如多囊卵巢綜合征、子宮內膜異位癥、子宮肌瘤等,排除男上一頁下一頁